五臺古剎覓清涼 8月佛旅朝圣紀實
導讀:2016年8月下旬,愿海寺五臺山朝圣之旅在蟬友圈佛旅網的護持下展開了為期五天四夜的殊勝之旅。此次朝圣為佛旅定制團,共有成員239人,其中法師27人。全體朝圣者希求在五臺山內覓清涼,并獲得“十方諸佛母”大智文殊菩薩的不可思議加持力,所以,我們將此行稱之為“脫胎換骨”,把業障身轉化為福德智慧身。
五臺古剎覓清涼
在朝禮完殊勝的佛母洞以及云霧繚繞、令人心曠神怡的大朝臺后,大家來到了蜚聲中外的千年古寺顯通寺、靈鷲峰上五大黃廟之首的菩薩頂、護法龍王五爺廟以及供奉佛舍利與文殊發塔的塔院寺和三步一拜有“小朝臺”之稱的黛螺頂。
前往顯通寺
大顯通寺
寺內正在舉行水陸大法會,此行朝圣更顯殊勝圓滿
在文殊菩薩的接引下,大家排著整齊的隊列徒步前往顯通寺,走近寺院,雄渾低沉的誦經聲悠然傳來,原來這里正在舉辦的水陸大法會,恰逢此殊勝因緣,使此次朝圣更顯殊勝。進入寺內,蒼松古柏如傘似塔,香煙裊裊中,古韻猶存的殿堂氣宇軒昂,真可謂千年古剎“顯”神韻。
顯通寺風景
顯通寺是五臺山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寺廟,在整個五臺山寺廟集群中獨享尊榮,被稱為五臺山的“開山之寺”。從古而今,顯通寺高僧輩出,它以無盡的魅力,吸引著海內外的人士前來朝拜。
朝禮菩薩頂
伴著法音妙樂,朝圣團員帶著滿滿的殊勝與法喜離開壯觀輝煌的顯通寺,繼續前行朝拜菩薩頂。菩薩頂位于五臺山的靈鷲峰上,金碧輝煌,絢麗多彩,具有皇宮特色,是五臺山最大的喇嘛寺院。
三步一拜朝禮菩薩頂
從菩薩頂大照壁仰首上望,108級石臺階層層鋪到高處,十分陡峻,仿佛一架天梯直架天宮。沿108級石臺階五體投地步步跪拜,團員們早已就把108種煩惱踩在腳下。
五爺廟,五臺山香火最旺盛的地方
隨后,大家來到萬佛閣,又名五爺廟,萬佛閣因寺東側殿內供有萬尊泥塑貼金小佛像而得名,又因寺內供有五龍王,故又稱廣濟龍王廟、五爺廟。
寺宇主要建筑為文殊殿、五龍王殿和戲臺。五爺廟是五臺山香火最為旺盛的地方。據說,在這里求財最為靈驗。因而吸引著眾多善男信女,門前的香爐里終日香火不斷,盛時煙霧騰騰,成為五臺山一道亮麗的景觀。
塔院寺
文殊發塔
塔院寺位于五臺山的大白塔處,因院內有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和文殊菩薩的發塔而得名,寺以塔名,頗為得體。
釋迦牟尼佛滅度,其尸骨煉就成八萬四千個舍利子,古印度阿育王用黃金七寶鑄成了八萬四千座佛舍利塔,分布于大千世界中。中國有十九座,五臺山獨得其一,稱之為“慈壽塔”。
大白塔位于殿閣之間,旌偉挺拔,直指藍天,有氣蓋山河、一覽五臺之慨。寶塔通體潔白,塔身狀如藻瓶,從底到頂,精細相間,方圓搭配,造型優美。
大智路·三步一拜朝禮文殊菩薩
朝禮黛螺頂又稱“小朝臺”,想要登至臺頂,則必須經過其中的1080臺階的大智路。這條路如天梯般陡立奇峭,漸次登臨之間,鳥瞰四周景色,浩浩然若憑虛御風。且石階曲折處又多置平臺,還有圍墻小亭,若有體力不支者,亦可根據體能情況邊登邊歇,領略佛國風光。
1080級臺階是“十界”各有“百八”之意。十界,也稱六凡四圣。佛教將佛與眾生分為10大類,總稱為十界。十界各有“百八”,合起來就是1080,其中包括“百八煩惱”等等。據僧人們講,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級臺階,能給人增添智慧,消除煩惱。
更多精彩圖集回顧
真妙法師為大家開示
領隊梁師兄為大家講解
朝圣路上
先為師父留個寶貴的合影
歡喜朝圣的一家子
有緣相見
師父家的菜地
此行的蟬友圈七大“護法”
上一篇: 回顧:2016地藏誕 我們與地藏菩薩同行
下一篇: 佛母洞重生記 8月佛旅朝圣紀實